您的位置: 首页 >教育科研>教海拾贝>详细内容

教海拾贝

从规则到守护:学习《学前教育法》的启蒙之思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9-28 13:25:4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在幼儿园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常常被琐碎的事务包围:晨间接待、活动组织、午睡照料、离园告别……这些看似平凡的时刻,实则构成了幼儿成长的重要基石。近期深入学习《学前教育法》,让我得以跳出日常操作的层面,重新审视学前教育的本质与价值。这部法律不再仅仅是悬挂在墙上的规章制度,而是成了照亮教育实践的明灯,指引着我们从简单的“看护者”转变为真正的“启蒙者”和“守护者”。

《学前教育法》首先让我深刻认识到,学前教育不是小学教育的预备阶段,而是具有独立价值的教育环节。法律中明确强调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”,这一规定背后是对幼儿天性和发展规律的尊重。在实践中,我们常常面临家长“希望孩子多学知识”的压力,甚至有时自己也会陷入“教学成果”的焦虑中。法律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我们坚持专业务念的底气,让我们能够理直气壮地保护孩子的游戏权利,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创造力、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我意识到,哪些看似“只是玩”的活动,实则是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最有效学习方式。

法律中对幼儿安全与健康的规定,让我重新审视了幼儿园环境中的每一个细节。从前可能被忽略的角落安全、食品来源、情绪健康等问题,如今都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。这让我明白,保障幼儿安全不仅是道德责任,更是法律责任。我们开始系统排查环境中的潜在风险,建立更加科学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,同时更加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,通过专业方法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。《学前教育法》将这些实践从“可做可不做”的选项提升为“必须做好”的法律要求,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全方位保护的决心。

特别值得深思的是法律中对家园共育的强调。《学前教育法》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与家庭密切合作,这让我反思了过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和内容。我们开始不再仅仅向家长汇报孩子吃了什么、睡了多久,而是更多地交流孩子如何解决问题、如何与同伴相处、展示了哪些创造力。通过家长工作坊、开放日等活动,我们帮助家长理解幼儿发展的科学规律,共同形成教育合力。这种转变让家长从教育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和支持者,真正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理想状态。

学习《学前教育法》还让我对自身专业成长有了新的认识。法律中对学前教育工作人员资质和专业发展的规定,肯定了学前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。这激励我不断学习最新教育理念和方法,参加专业培训,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。我认识到,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,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,更是幼儿发展的观察者、引导者和记录者。只有不断提升专业素养,才能为幼儿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体验。

回顾学习过程,我深刻感受到《学前教育法》不仅是一部规范行业的法律文本,更是一种教育理念的集中表达和国家对幼儿关怀的庄严承诺。它帮助我们确立了学前教育的专业地位,为我们提供了开展工作的依据和支持,更重要的是,它提醒我们时刻牢记教育的初心——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,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、贯彻《学前教育法》,将其精神落实到每一天的工作中,在平凡的岗位上守护每一个孩子的童年,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因为我们知道,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现在的快乐童年,更是未来的无限可能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