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妙招
秋季幼儿传染病预防小妙招
秋季天气逐渐转凉,早晚温差较大,各种细菌、病毒容易滋生、传播,加上儿童抵抗力较弱,是各类疾病的易感人群。因此,在换季的时候更应做好各项保健措施,现将几种常见的秋季传染病预防知识与家长分享,希望家长朋友们能积极关注,做好预防,共同保护孩子的健康。
一、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幼儿常见传染病。临床症状以手足、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。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,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。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,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玩具等引起感染,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,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后亦会感染。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、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
预防措施:
(1)预防手足口病,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做到饭前便后洗手、不喝生水、不吃生冷食物,勤晒衣被,多通风。
(2)减少孩子处于公共场所的时间。游乐园、室内商场、公共交通这些公共场所,由于人群密集,病毒密度相对较大,孩子很容易被传染。
二、疱疹性咽颊炎
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。特征为发热和喉痛,在软腭的后部、咽、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,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(淋巴结节)。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,由不同型病毒引起,潜伏期3-10天。多以突发高热开始,24-48h可达高峰,升至39-41℃,伴头痛、咽部不适、肌痛等,婴幼儿常有呕吐、拒食,甚而发生高热惊厥等。
预防措施:
(1)经常开窗通风,早晨、饭后及睡前漱口、刷牙。
(2)注意劳逸结合,防止受冷,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。
(3)进行饮食调养,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,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、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。
(4)及时就医,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,千万不要“拖”。
2025.1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