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2班 寻霜
寻霜
沉寂了一晚的冬日幼儿园,打开大门的那一刻,迎来了欢蹦乱跳的孩子们。“啊”,我们的幼儿园怎么变样了?是下雪了吗?”那一场厚厚的霜冻,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下了一场“小雪”,这一有趣的现象被孩子们发现了,于是孩子们就开启了一场“寻”霜之旅。
一、发现霜
幼1 :老师,昨天晚上下雪了吗?
幼2:没有下雪,那是霜?
幼1:什么是霜?
幼3:白白的,应该是很冷的东西吧?
幼2:我好想出去看看啊。
师:那我们一起出去看看吧!
二、寻找霜
A、拉上好朋友的小手,我们一起去找一找“霜在哪里吧?”
快看,霜在轮胎上、在停车场、在野草上、在滑滑梯上,感觉像一层白白的薄冰。
B、对了,我们的菜地有没有霜呀,快去看看!
菜菜上都是霜啦,菜叶子都耷拉下来了,霜肯定是很冷的。
C、“老师,我们能摸一摸霜吗?”当然可以啦,试试霜在你指尖有什么感觉?
冰冰的,凉凉的,好舒服呀!
D
快看,我们的银杏叶上都是白白的霜啦!
三、了解霜
1、记录霜
带着孩子们找到的霜的秘密,我们回到了班级里,用孩子们自己的表征方法,记录他们的发现。
幼1:我发现霜是白白的。
幼2:我找到的霜是晶晶亮的。
幼3:我发现霜是冰冰凉凉的。
2了解霜
我们在那么多的地方都找了霜,那霜是怎么形成的呢?
幼1:我爸爸说,冷的空气吹到地上就有了霜。
幼2:爷爷说过,哪些草地上有水没干,就有霜了。
幼3:我妈妈说,晚上很冷,早上起来就有霜了。
师:那让我们一起了解霜是怎么来的吧?
我们带着孩子,抓住这个教育契机,借助图片、视频等方式向幼儿介绍了自然界中“霜”的形成原理等知识,并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,感受天气、气温的变化等。
3、消失的霜
找到了那么多的霜,为什么等我们吃完点心下楼都不见了,它们去哪里了?
滑滑梯上没有了,菜地也没有了,玩具上、草地上都没有了,它们去哪里了?
A: 为什么霜没有了?
B: 太阳出来霜就没有了。
A: 有影子的地方好像还有一点点?
C: 早上很冷所以霜出来了。
B: 太阳出来温度升高后霜就晒化了。
A: 有霜好吗?会不会把菜冻坏了呢?
B: 大家想知道答案,那就多多去菜地观察,寻找答案吧。
当暖暖的太阳升起来的时候,霜就被晒化了,变成了水珠,亮晶晶的挂在植物叶片上。这时候孩子们去草地玩又有了新发现,有些植物变蔫了,甚至枯萎了。
孩子们围绕着霜到底“好不好“”进行了谈论。
A: 霜肯定是不好的东西!
B: 为什么你会这样想?
C: 因为如果没有霜植物就不会枯萎了。
S: 那我们一起去找找绘本故事上怎么说的?
好处:
打霜的时间,昼夜温差大,植物体内的酶活性较低,晚上的呼吸作用比其他时间要弱很多,这样,在一天之中总共积累的有机物比其他时间要多,所以霜打的果菜更好吃,而有些害虫也会在低温环境中难以生存。
坏处:
霜冻会直接危害农业生产,霜降也会让地面变的湿滑不易于运动。
关于霜的探索告一段落,孩子们了解了霜的形成以及消失原因。但是他们观察霜的兴趣却没有停止,每天早晨,还是能听到孩子们说:“老师,今天外面又有霜了。”
结尾
陈鹤琴先生说过:“大自然是最好的教材”,让孩予以大自然、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。自然的环境,孩子们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,获得最直接验。
在“寻霜”故事中,我们发现冬季带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寒冷,还有笑声;走进幼儿园不止有欢乐,还有许多收获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