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古镇,“桥”见美好——木实幼大4班课程微故事

课程缘起
美好的四月,阳光不燥,微风正好,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陪同下,孩子们开启了“古镇春游之行”。他们踏着轻快的脚步,欢声笑语地穿过朱巷弄,走上邾巷桥。

咦,桥面上有龙,好漂亮。
这是一座石头做的拱桥。
我家附近也有座桥,桥洞是方方的。
我奶奶家门口有座虹桥,栏杆上也有云朵的花纹。
我家附近有座王家桥,柱子上有狮子。
是啊,我们木渎就是富有“小桥流水人家”的江南古镇,有很多非常漂亮的古桥,让我们跟随孩子的兴趣,一起去了解、欣赏木渎的古桥吧。
寻桥之旅
我们利用家长资源,请爸爸妈妈们周末带领孩子去寻找、参观古镇的桥,与桥合影,在与桥的亲密接触中,初步认识各种桥。





追随幼儿对“桥”的兴趣,我们开展了亲子调查,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桥的知识,将答案用画一画、说一说、写一写等方式呈现出来。回到幼儿园,和大家一起分享。




关于木渎的古桥有很多的历史和传说,我们带领孩子通过观看视频、图片,查阅资料,感受着桥的文化。

最“老”的桥——永安桥。位于严家花园前,又名“王家桥”,是一座单孔拱形花岗岩石桥,始建于明弘治十年,已经历经了500多个春秋。

最“香”的桥——西施桥。相传在香溪水与胥江水的交汇处,西施常在溪边用奇香花粉沐浴,溪水自西往东,一路芬芳,满河生香,久而久之便成了“香溪”,后人便将溪上的桥称为西施桥。
探桥之秘
01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桥?
有了桥,我们可以去想去的地方。

有了桥,车辆和人们就能更快的通行山谷和水面,我们的生活就会更方便!

“如果没有桥,我们就过不了山河和大海。”

小朋友们通过思考和联想实际经验进行问题的解决,运用绘画表征的形式进行解答,知道桥的建立是为人们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条件。



02桥有哪些秘密?
桥是怎么造出来的?

为什么这些桥是石头做的呢?

我见过木头桥。

桥上面为什么要有栏杆?

桥洞的作用是什么?桥的种类有哪些?

带着这些疑问,孩子们继续进行探索……通过寻找、查阅资料、观看视频等直观的方式了解了造桥的过程,桥的基本结构和形态特征,也更深入的了解了桥。
按建造材质分:
石桥、木桥、混凝土桥、钢铁桥




按桥洞数量分为:
单孔桥、双孔桥、多孔桥
按建筑地分为:
水面上的桥、陆地上的桥




按桥洞造型为:
圆拱桥、方形桥


按坡道分为:
台阶桥、平坡桥、斜坡桥



03桥的演变
桥,见证家乡的变化
桥,源何而来
桥,源何发展
让我们一起去看以下过去的桥、现在的桥吧。








通过了解桥的发展史,感知食物的变化。孩子们发现随着时代的进步,桥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,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,还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。从而,培养孩子们对事物进行探究的兴趣和创新意识。
04桥之最

认识了这么多的桥,那你们知道我国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桥有哪些吗?一起来认识一下吧。
无论是悬索桥、斜拉桥还是拱桥,每一座都展现着我国桥梁的魅力。孩子们被中国桥梁独特的设计和建造师们精湛的工艺所征服,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,同时,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感。
建桥之趣
每天都有人和汽车来回经过,桥会塌吗?

立交桥这么高,这么多汽车在上面为什么不会掉下来?

桥到底能承受多少重量啊?

我们自己动手做个小实验,试试谁的小桥可以承重更多!





通过实验,孩子们发现改变纸的形状可以改变纸的承受力。把纸折成波浪,可以将重力分散,承受力更大一些。桥墩数量越多,桥越牢固,桥墩越牢固,桥的承受力更大。
游戏——我们来造桥
孩子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桥的知识,迫不及待地要创造自己的桥了。他们一个个争当“造桥师”,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和前期对桥探索的知识,利用不同的材料搭建桥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孩子们通过不同游戏进行搭建来感受桥的魅力,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体验着与同伴合作的乐趣和搭建成功的喜悦。
绘桥之美
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,孩子们有意识地去关注桥本身的线条美和结构美,用表征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眼中的桥、心中的桥,还和爸爸妈妈一起设计制作了与众不同的桥。



















虞永平教授说:“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,就在儿童的行动里,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。”在课程开展中,我们始终追随孩子的学习与发展,认真地倾听孩子们的声音,了解他们的想法与需要,及时而敏锐地抓住教育的契机,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次发展的可能……桥是一种建筑,是一道风景,更是一种文化,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,孩子们从寻桥,探桥,创桥等一系列活动中,发现了许多关于桥的秘密,收获了许多建桥经验。我们与“桥”的故事还在继续…
文字、编辑|张英 韦媛婕
审核|园长室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